从电动化到智能化——2025上海车展揭示的产业新趋势

核心内容:2025上海车展是全球汽车产业的“风向标”,其核心趋势表现为:
- •技术突破: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(上汽首款能量密度超400Wh/kg车型将量产)、800V高压平台成标配(理想i8支持5C超充,10分钟补能400公里)、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突破800公里(广汽);
- •智能驾驶进阶:L2+级驾驶辅助成为标配(合资车企70%展车搭载,较2023年提升45%),高阶方案(如小鹏G7的XNGP系统、蔚来乐道L90的纯视觉方案)推动渗透率提升,产业从“宣传期”进入“落地期”;
- •中国品牌崛起: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中国品牌份额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(2025年一季度占比65%),比亚迪仰望U8(百万级)、深蓝S09(对标理想L9)等车型冲击全球顶级阵营;
- •供应链重构:中国科技企业主导关键环节(地平线芯片占国内高阶智驾市场40%,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实现技术输出),跨国企业(如大众、宝马)加速本土化合作(与地平线、阿里联合研发)。
知识延伸:智能化能力已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,中国正从“电动化引领者”向“智能化主导者”跨越。(素材来源:2025上海车展深度观察报道)
汽车产业的政策“组合拳”与市场响应
核心内容:政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。近期典型案例包括:
- •地方激励:武汉市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政策(8月19日暂停)对购车消费者给予补贴(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册登记),汽车报废更新政策持续实施;广东省推动卫星应用助力网联汽车(8月19日政策提出扩大商业领域应用);
- •行业动态: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7月全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.8%,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显著高于传统汽车(河南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89.53%,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9.3%);
- •政策工具:税收优惠(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)、补贴(购车/换购补贴)、基础设施建设(充电桩/换电站布局)协同发力,引导产业向绿色化、高端化转型。